咱普通人小时候,谁没被说过“就你?能行?”这种话?但真有人把这话当燃料,一路烧成了大明星——这个人就是王宝强。
记得《天下无贼》里那个揣着馒头追火车的傻根吗?观众都笑他“傻帽”,可谁知道,这“傻劲儿”才是他最厉害的武器。从河北农村的土坷垃地里,到星光熠熠的领奖台,王宝强的人生剧本,比他演过的任何电影都燃。
他的每一步,都踩在“不服”上
1. 八岁就敢说“我要当演员”
1982年,王宝强出生在河北邢台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别的孩子玩泥巴,他蹲村口看露天电影,看完就学着翻跟头、练武术。
八岁那年,他直接跟爸妈拍了胸脯:“我要去少林寺学功夫,以后当演员!”老两口差点没被这愣头青儿子吓晕:“咱家连饭都吃不饱,你还做明星梦?”
可这孩子倔啊,真揣着干粮,一个人坐了两天火车跑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师父问他为啥来,他说:“我想拍电影!&34”师父乐了:“就你这小身板?” 他梗着脖子:“我个子矮,但能翻跟头!”
展开剩余77%这一待就是六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跑步,冬天在雪地里扎马步,夏天顶着大太阳练功,手掌上的茧子叠着茧子,脚底磨出血泡结了茧。同龄孩子受不了跑了,他就咬着牙继续练——心里那团火,从来没灭过。
2. 北漂的日子:睡桥洞也要等机会
十六岁那年,王宝强觉得“光会功夫不够,得去北京找真正的电影”。揣着攒下的几百块钱,背着包就来了。
刚到北京啥也没有,住过二十个人一间的地下室,后来钱花光了,直接睡桥洞。冬天冷得直哆嗦,他就把捡来的报纸盖在身上;饿了就啃馒头就凉水,最惨的时候连续三天没吃饭,蹲在片场门口看人家拍戏。
有人笑话他:“就你这土样儿,还想当演员?不如回家种地!” 他也不恼,白天去工地搬砖赚盒饭钱,晚上蹲在北影厂门口等机会——这一等,就是好几年。
后来他说:“别人说我傻,可我觉得,机会来得晚,是因为我还没准备好。”
3. 《盲井》一战成名:狠人都是拿命拼出来的
转机出现在2002年。导演李扬要拍《盲井》,需要个“长得土、眼神干净”的农村娃。副导演在北影厂门口转悠,一眼就相中了蹲在那儿啃馒头的王宝强。
拍戏时,他真把自己当“唐朝阳”。为了演好下井挖煤,他真下到几十米深的矿井里,煤灰呛得睁不开眼,矿车晃得骨头都要散架。有场戏要演矿难死亡,他躺在冰冷的地上,连呼吸都憋着,拍完直接虚脱。
这部电影拿了柏林银熊奖,王宝强也第一次被业内看见。但他没飘,反而更拼了——因为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4. 傻根变影帝:把“傻”炼成王牌
真正让全国观众记住他的,是2004年的《天下无贼》。导演冯小刚一开始也犹豫:“这小伙子没学过表演,能行吗?” 但王宝强穿着旧棉袄,背着蛇皮袋,站在镜头前那股子憨劲儿,一下子就把“傻根”演活了。
后来拍《士兵突击》,许三多这个角色本来没人愿意演——“一个农村傻兵,说话结巴,做事一根筋”,谁演谁吃亏。王宝强却主动找导演:“我就是许三多!”
拍“不抛弃不放弃”的那场戏,他在训练场上跑了整整一天,膝盖磕得青一块紫一块;拍“修路”的戏,真的一块一块搬石头,手磨出了血。许三多的那句“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成了无数人的座右铭,也让王宝强成了国民励志偶像。
再后来,《Hello!树先生》里他演个农村“怪人”,拿奖拿到手软;《唐人街探案》系列让他成了新的喜剧之王。但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没啥天赋,就是比别人能吃苦。”
结语:他的故事,就是给普通人的答案
现在的王宝强,已经是影帝、导演、老板,但他还是那个傻根——拍戏时亲自吊威亚,给群演买盒饭,见到粉丝永远笑呵呵的。
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说:“我就认准一个理儿:你想干的事,别管别人说行不行,先闷头干下去。 挨打要站稳,摔倒了爬起来接着跑。”
从少林寺的武僧,到北影厂门口的蹲守者,再到今天的影帝,王宝强用几十年证明了一件事:这世上没有天生的幸运儿,只有不肯认输的“傻子”。
下次再有人说你不行,别急着反驳——学学王宝强,把那股子傻劲儿揣好了,说不定下一个逆袭的,就是你。
励志?
发布于:山东省倍顺网-倍顺网官网-股票配资平台网-配资公司是怎么运作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