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每天都有人在唱衰茶行业,每天都有新茶馆开业。
周末陪朋友去一家刚开业的茶馆喝茶,熟悉的新中式装修风格,氛围不错。
老板年纪轻,大概是刚开始创业。
见我们进来,热情地招呼,安排了小包间和茶艺师。
点了一泡马头岩肉桂,等待茶艺师泡好。
专业的茶艺师,泡茶动作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图片
注水时,只见她将鹤嘴壶高高提起,对准盖碗冲了下去。
透明的细水流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让人想起艺术体操中的彩带,优雅。
冲泡间隙,还穿插着轻声细语的讲解。
“岩茶,尤其是肉桂,用这样的高冲,才能充分激发出香气。”
闻言,李麻花与朋友对视一眼,心下已然明了。
下次大概不会再光顾这家茶馆了。
图片
《2》
悬壶高冲的注水手法,在茶艺表演中极具观赏性。
动作舒展,水光晶莹,在茶席上格外吸睛。
但茶艺师口中,用高冲激发香气的说法,并没有确切依据。
激发茶叶的香气,需要高温,与注水的力度无关。
干燥的茶叶,不会因为受到的冲击力大,而变得更香。
过大的冲击力,反而会将干茶冲碎。
完整的条索破碎之后,与沸水的接触面变大,茶内质会过量释放。
如此一来,很容易出现前几泡茶过浓、后几泡又寡淡无味的情况。
所以,若不是专业的茶艺师,最好别用悬壶高冲。
图片
而茶艺师的那番发言,很容易误导他人。
更何况,悬壶高冲不止会冲碎干茶。
当烧水壶离盖碗太远,注水点很容易偏离。
强劲的水柱若不能准确地落在盖碗中,就容易四处飞溅,既弄湿了茶席、有碍观瞻,也容易烫伤周围的人。
再者,如今已是深秋,气温偏低。
水流在空气中划过长长的轨迹,热量都散失在冷空气中了。
等接触到茶叶时,水温已不足以充分激发岩茶的香气和滋味。
用悬壶高冲的方式泡岩茶,反而有可能折损茶香。
图片
《3》
除了悬壶高冲之外,另一种常见的注水方式——定点低斟,同样不适合岩茶。
将壶嘴紧贴盖碗边缘,对着一个点注水的方式就是“定点低斟”。
这种注水方式最明显的弊端,就是无法均匀浸润茶叶。
水流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不动,便只有这个点下方的一小块茶叶,能与沸水接触。
其他茶叶,在极度干燥、轻盈的情况下,只会随着水位的上升而浮起。
从左边定点注水,右边的茶叶就会浮起,在盖碗内形成一个明显的凹处。
这会导致,盖碗内的茶叶受热不均,内质释放得非常不平衡。
图片
一部分的茶叶已经在沸水的激发下释放出内质,而另一边的茶叶却依旧干燥,毫无变化。
用定点低冲的方式泡茶,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多冲,直到水蒸气慢慢将无法与沸水接触的干茶蒸湿。
这种情况下,茶友们喝到的茶汤,始终都是滋味不平衡的。
因为茶内质的释放并不同步,后几冲,一些茶叶的茶味已经变淡了,一些茶叶才刚刚接受沸水的完全浸润。
一泡8克的岩茶,本该展现出饱满、丰富的风味,却因注水方式不当,变得平淡,仿佛只投了半包茶。
图片
《4》
冲泡岩茶,李麻花始终推荐环壁注水法。
将烧水壶提到一个适中的高度,然后对准盖碗,环绕着盖碗的碗壁,由外向内,均匀地画圈注水。
要点是,高度适中、匀速画圈。
就像浇一盆刚刚萌芽的多肉,缓慢地、轻柔地,让每一片干茶都均匀地接受沸水的冲淋。
当每一片茶叶都被沸水冲刷,它们便能在同一时间,均匀地释放内质。
图片
环壁注水泡出来的茶,才是香气高扬、滋味均衡的。
环壁注水,不是华而不实的炫技,而是能真实展现茶汤风味的方法。
刚开始泡茶的新手,注水时如果控制不好水流的大小和速度,可以先用冷水练习,熟悉一下节奏。
学会一个环壁注水法,六大茶类都能用。
图片
《5》
泡茶是个细致活。
看似微不足道的注水方式,都有可能影响茶汤风味。
普通茶友泡茶,不必为了炫技,去学悬壶高冲的手法。
优雅、从容地用环壁注水法,泡出一杯香清甘活的茶,比花里胡哨的假把式更悦目娱心。
尤其是冲泡手法尚未纯熟的新茶友,选择注水方式时,当以简单、实用为主。
最朴实无华的方式,有时正是最有效最好用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5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倍顺网-倍顺网官网-股票配资平台网-配资公司是怎么运作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