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发文《为何买车位还要收管理费》,用通俗类比揭开核心逻辑:买车位如同买房子,付的是固定资产(所有权)费用,而每月几十到几百元的管理费,就像小区物业费,是为车位保洁、照明、监控维护、道闸运营等日常服务买单——前者是“拥有权”,后者是“服务权”,本是两笔清晰的费用。

但现实中,不少业主却陷入“花钱买产权,到手仅使用权”的陷阱。北京某小区业主王女士就遭遇过典型案例:2023年她花32万元购买车位,开发商宣传时明确标注“产权车位,终身享有”,可签合同时却发现是《车位使用权长期租赁协议》,租期仅20年(我国租赁合同最长期限),所谓“终身使用”只是口头承诺,毫无法律保障。

这类纠纷并非个例。据某城市住建部门2024年统计数据,近三年车位相关投诉中,“虚假宣传”占比高达68%,其中80%都是“产权车位”实为“长租车位”的情况。更让业主无奈的是,长租车位不仅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不能交易、继承,到期后还可能面临开发商涨价或收回的风险,而花的钱却和真正的产权车位相差无几。

要分清两者其实不难:产权车位有《不动产权证书》,证书上会明确标注“车位”属性,业主对车位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完整权利,就像拥有自家房子一样;而使用权车位(长租),合同核心是“租赁”,开发商仅转让一定期限的使用权,车位所有权仍归开发商或全体业主共有。
提醒各位业主,买房时别被“买车位”的宣传迷惑,签约前务必核实合同名称、查看开发商是否具备车位产权分割备案手续,避免花了产权的钱,却只拿到一纸脆弱的租赁协议。你家的车位有不动产权证吗?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纠纷?评论区一起交流避坑经验。
倍顺网-倍顺网官网-股票配资平台网-配资公司是怎么运作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