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你个问题:你觉得什么东西是绝对不能拿来买卖的?
文物?管制刀具?这些答案都太常规了。
近期看到一则新闻,日本最大的二手网站“煤炉”Mercari)上竟公然售卖胎儿的B超照片,连用过的测孕棒也能一同售卖。
这操作是不是听着匪夷所思,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买卖的用途,卖家不仅能按买家要求提供不同孕周的B超影像,还能更改日期与姓名,购置这些物品的人,根本不是为了留存作纪念,而是用来施行“假孕诈钱”——用假B超照要挟出轨的已婚男子,或者逼迫不愿结婚的男友拿出“打胎费”,有人凭借这一手段最多欺诈过1500万日元。
你说讽刺不讽刺?这种明显助长假冒诈骗的交易,居然在日本最大的二手平台上存在了快七年。
我查了下数据,这事儿可不是小范围的私下交易。早在2018年,“煤炉”上就已有B超照转卖的信息出现,直至2023年引发推特上大规模争论且电视新闻参与报道后,平台才不慌不忙地将“禁止交易”一事提上日程。
更魔幻的是,即便2025年8月25日正式发了禁令,说8月29日起删帖,可禁令发布后平台上依然挂满了待售的B超照片,卖家连下架的慌都不慌。
这不是平台第一次“装瞎”了,之前就有网民集体炮轰“煤炉”对“未成年女孩贴身衣服”交易睁只眼闭只眼,今年6月还有14岁少女偶像的亲妈在上面卖女儿的“原味衣物”,最后还是靠网民骂才逼着下架的。一边想维持“啥都能卖”的平台特色拉流量,一边对明显的乱象拖延应付,这就是所谓“成熟的二手市场”?
更令人无奈的是社会氛围的纵容,日本综艺节目竟将“假孕讹钱”当作有趣的笑料进行播放,女艺人盐村文夏还在节目中沾沾自喜地炫耀,称每任男友都未能逃脱她的“怀孕骗局”,靠着这种方式获取善后费用,最终竟然还能凭借这一名声成功当选议员。
法律管不了,平台不愿管,甚至还有舆论“洗白”这乱象能存在这么久,也就不奇怪了。
需知晓医疗影像本就是亟需严谨对待的隐私信息,在此处不仅是买卖B超照,就连泄露患者影像资料都要承担责任,而在日本,本应神圣的生命印记,却沦为了诈骗的工具与赚钱的商品。
现在禁令已然出台,不过“煤炉”此前的状况是明摆着的,这禁令究竟是真心实意来整改,还是只是应付舆论的权宜之策?
非要较真的话,平台本应像查违禁品那样马上叫停,怎么会拖到9月才行动?说到底就是利益比底线更被看重罢了
这事儿哪里是二手交易的问题,分明是对生命的漠视,对规则的玩弄。
声明:本文内容 只有少量素材借助AI辅助,但是内容和图片内容都是经过本人严格审核的。图片素材全部都是来源真实素材或者AI原创。文章旨在展示不同声音,并倡导理性交流,无不良引导
倍顺网-倍顺网官网-股票配资平台网-配资公司是怎么运作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